直播吧5月5日消息,近日《足球报》针对亚冠精英联赛首个赛季的赛事进行了深度点评,用词直截了当,直言这是一次令人失望的“产品传播”。
亚足联为提升亚洲俱乐部赛事的全球影响力和商业价值,借鉴了欧冠的成功经验,倾力打造了亚冠精英联赛。从去年开始,亚足联对亚冠精英联赛进行了全方位的整合,从赛事品牌定位、视觉标识、传播策略到商业运营,无一不体现出与欧冠的深度对接。然而,这种全面对标欧冠的“产品传播”和营销策略,却未能如预期般成功。
令人遗憾的是,亚冠精英联赛首季结束后,其在传播与营销方面并未达到预期的效果。这个原本应展现出鲜明洲际个性身份和足球文化风格的赛事“产品”,却沦为了沙特足球豪门资本足球的嘉年华。赛事四强队伍中,若非有川崎前锋的坚持与顽强,人们甚至会质疑这个决赛阶段是否只是几支“欧洲过气明星队”的亚洲巡回赛。
进一步观察发现,亚冠精英联赛在传播与营销方面的失败是全方位的。这个本应代表全亚洲的赛事“产品”,在营销方面显得力不从心。没有哪个大洲联赛会完全被更高级的赛事所覆盖,但如今的亚洲精英联赛却像是欧冠联赛在亚洲地区的临时替代品。在代表亚洲俱乐部足球最高荣誉的奖杯上,更是找不到任何鲜明的亚洲文化元素。
在赛制方面,亚冠精英联赛采用了与欧冠相同的瑞士轮赛制,这在全球洲际大赛中仅此两家。然而,由于亚洲地域的广阔性,球队无法像欧冠那样实施更为彻底的瑞士轮赛制。因此,东西亚分区的做法在抽签阶段就大大降低了联赛阶段的吸引力。
尽管亚足联试图通过错开比赛时间与欧冠来避免传播营销方面的冲突,但赛程设置仍基本沿用欧冠的模式。比赛日期的安排尽管考虑了时差因素,尽量让东亚大区比赛避开与欧冠的冲突,但西亚大区的比赛仍有一半与欧冠撞期。更为令人不解的是,八强决赛阶段的亚冠半决赛竟然与欧冠半决赛撞期,这对任何新晋洲际冠军联赛而言都是难以理解的产品传播失败案例。
即使是历史悠久、影响力巨大的南美解放者杯,也懂得避开欧冠强大的传播力,尽可能保护自己的本土影响力和商业价值。然而新版亚冠精英联赛在继承亚洲足球文化传统、树立亚洲赛事个性风格方面几乎没有任何突破。如果真有突破的话,那也只是向西亚倾斜的一边倒趋势,而并非兼顾整个亚洲文化元素的多样性。
从赛期、赛制到外援以及赛事“产品”标识等设计,亚冠精英联赛的传播与营销都更像是沙特足球以欧洲为模板的“低仿”版。这种全盘照搬欧洲赛事的做法,使得亚洲赛事失去了自身的赛事文化独立性和辨识度。
当前亚洲足球全面向西亚甚至沙特靠拢的趋势,对整个亚洲足球的均衡发展绝非好事。沙特足球虽然急于获得欧洲足球界的认可,但不应以牺牲亚洲冠军精英联赛这样的洲际赛事为代价。亚冠和亚洲杯作为亚洲足球的代表,仍需找回属于自己的独特个性和身份认同,才能赢得真正的尊重。如同沙特联赛高层所言:C罗等球星的到来确实为沙特足球带来了全球关注度,但并没有让沙特足球展示出自己的个性与风格。从这个意义上说,沙特联赛在赛事产品传播与营销方面的失败,与亚冠精英联赛有着相同的内在逻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