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4月3日,据知名记者马德兴的报道,中国申办U17亚洲杯的进程仍悬而未决。马德兴表示,在4月2日,亚足联向参与的16支队伍发出了信函,再次强调了本届U17亚洲杯的出线规则。
在信函中,一个明确的消息传来:进入在沙特举行的第20届U17亚洲杯赛前八名的队伍,除了能获得参加当年11月在卡塔尔举办的国际足联U17世界杯的资格外,还将与东道主卡塔尔队一同直接晋级到2026年的第21届U17亚洲杯决赛阶段。这一消息对于各参赛队伍来说无疑具有巨大的吸引力。
中国足协早于去年底就已经正式向亚足联提交了申请,期望能够承办接下来的三届U17亚洲杯决赛阶段的比赛。作为东道主,能够直接获得参赛资格,从而避免了预选赛的繁复。若中国足协成功申办未来连续三届的赛事,那么09年龄段的国少队将无需与此次出战的08国少队成绩挂钩,这无疑是一个巨大的优势。
然而,申办赛事的路并非一帆风顺。自从亚足联开放申办未来三届U17亚洲杯的决议后,泰国、吉尔吉斯斯坦、沙特等众多会员协会都表现出了极高的热情。中国在申办过程中面临着激烈的竞争。而就在不久前,深圳成功举办的U20亚洲杯也使得亚足联的工作人员对深圳的组织与承办工作留下了深刻印象,这无疑为中国申办增添了一分筹码。
但马德兴透露,中国足协在面对亚足联的政策和通知时,存在着“信息不畅”的问题,事先毫无准备。这显示出中国足协在获取和解读亚足联信息方面的不足。
据进一步了解,亚足联早在2024年5月的会议上就已经通过了这项决议。虽然亚足联随后发布了正式消息,明确了U17亚洲杯将顺应国际足联的世少赛扩军趋势,并每年举行一次,但具体的细节内容并未详细公布。
遗憾的是,由于历史原因,亚足联的竞赛委员会中没有中国人的身影,中国足协无法参与这类决策性会议。这不仅意味着中国足球无法发出代表自身利益的声音,更使得中国足球在亚足联的重大决策中处于“被隔离”的状态。因此,当亚足联在4月2日发出最新通知重申先前的决议时,中国国少队感到意外也是情理之中的反应。
对于这种情况,我们并非要批评或指责中国足协。而是应该认识到,要使中国足球走向世界,外部信息工作的重要性不容忽视。换句话说,“足球外交”应成为中国足球工作的重要一环。只有充分了解、掌握外部信息,才能做出更明智的决策,推动中国足球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