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顾伊万执教国足一周年的历程,虽然未能显著提升球队的上限表现,但他却稳住了下限,使球队在困难中展现出年轻化的亮点。
自2024年3月8日起,伊万肩负起国足的教鞭,肩负着球迷和决策层的期望。当时,国足在亚洲杯小组赛中一胜难求,一球未进,扬科维奇失去了信任基础。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伊万走马上任。从他接手后参加的世预赛两个阶段来看,虽然36强赛的表现不尽如人意,但得益于前任扬科维奇的基础以及个别场次新加坡门将的出色发挥,国足才得以勉强进入十八强赛。因此,在一段时间里,伊万的帅位甚至面临下课的危机。
进入十八强赛后,开局三连败使得伊万的信任基础几乎跌至冰点。然而,伊万从未放弃,他坚持调整战术,深入了解球员,尤其给予年轻球员更多机会。以10月主场2比1击败印尼为转折点,国足开始展现出触底反弹的希望。连续战胜印尼和巴林让国足保住了出线的希望,也守住了战胜低排名球队的底线。与此同时,同组其他球队的表现起伏不定,使得国足与竞争对手之间的差距并未被拉开。因此,伊万的执教整体评分得以维持在及格线左右,这实属来之不易的成果。
在技战术调整和临场应变方面,伊万或许还有商榷的空间。但在促进球队新老交替方面,他的举措却非常值得肯定。接手球队时,国家队大名单中26名球员中有12人年龄超过30岁,全队平均年龄偏高。但在短短的一年里,到2024年11月和今年三月的两次大名单更新中,30岁以上的球员数量逐渐减少,而年轻球员尤其是00后球员的数量大幅增加。其中,像王钰栋、刘诚宇等在U20亚洲杯表现出色的年轻球员也被伊万征召进国家队。这样的新老交替速度和魄力,甚至比前任里皮还要出色,无疑是伊万上任以来的最大亮点。
此外值得一提的是,归化球员的调整也值得一提。随着艾克森、阿兰和费南多等第一代归化球员逐渐淡出名单,塞尔吉尼奥的归化成功为球队带来了新的活力。国足的归化球员进入了2.0时代,期待为伊万的排兵布阵提供更多选择和可能性。
尽管前路光明但道路曲折,我们仍对伊万教练充满期待,希望他能带领国足在美加墨的赛场上取得更好的成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