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3月8日接受中国新闻周刊的采访时,经纪人贝松坚定地驳斥了一个近期广为流传的传闻——汉堡俱乐部欲以50万的价格引进王钰栋。他明确表示,这完全是无稽之谈。
贝松作为一位在欧洲从事多年球员经纪工作的人士,对于欧洲足球有着深刻的见解。他提到,尽管奥地利、挪威、瑞士等国的联赛并不属于五大联赛那样顶尖的水平,但这些国家的足球训练模式、比赛水平以及体育文化都是高度发达且不容忽视的。欧洲的高度一体化使得这些国家的足球发展也得到了很好的支持,因此部分俱乐部也愿意接纳来自亚洲的球员来增强球队实力。
然而,在与中国年轻球员的接触过程中,贝松发现了一个现象:许多年轻球员并不愿意选择这些他们认为“不入流”的联赛。除了语言文化等客观因素外,更重要的是中国年轻球员在欧洲俱乐部获得的收入远低于国内。以一名20岁以下的中超年轻球员为例,如果能在球队打上主力,一年的收入可高达约100万元人民币。而前往欧洲踢球,即使是在较好的情况下,也只能拿到大约20万至30万元人民币的收入。对于正处于职业生涯初期的年轻球员来说,这样的收入差距被认为是“不划算”的。
某中超俱乐部工作人员也证实了这一点。他们表示,如果U20国青球员能在俱乐部获得主力位置,其年收入将非常可观,甚至可能达到100万至150万元人民币。
关于王钰栋与汉堡俱乐部的传闻,贝松强调这只是空穴来风。他解释说,尽管王钰栋在亚青赛中表现出色,但他的表现还未达到能让汉堡俱乐部这样的大俱乐部掏转会费的程度。此外,贝松还指出,即使是在浙江队这样级别的队伍中,也很难保证王钰栋能获得稳定的出场时间,更不用说是在欧洲的俱乐部了。
此外,贝松还指出,目前很多在欧洲踢球的中国孩子实际上都处于较低级别的联赛或是梯队中。有些俱乐部甚至会通过收费的方式接纳新球员,但这些孩子是否能真正通过欧洲足球的经历成长为国足的有力支持者,目前看来是存在很大疑问的。欧洲各国的青训系统主要是为了培养本国运动员而设立的,除非是真正具有天赋异禀的球员,否则中国孩子很难获得最佳的资源。
回想起“金元足球”时代,一些俱乐部曾在西班牙和葡萄牙等地开办足球学校并大量招收国内学员。然而,贝松认为这些项目如今已经彻底失败。孩子们被送到欧洲后并没有得到太多的高水平比赛机会,而且由于语言和其他原因,许多孩子最终选择留在欧洲继续学业。然而,更多的孩子最终还是选择了回国,并没有找到继续参与职业足球的道路。
综上所述,中国年轻球员在选择职业道路时需要更加审慎地考虑各种因素。虽然欧洲足球有着很高的水平和丰富的资源,但并不是每个球员都适合或能够适应那里的环境。因此,在做出决定之前,应该充分了解并评估各种因素和可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