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12月30日的一次采访中,国内媒体《足球报》深度访问了多位足球经纪人,就当前国内足球的引援现状及转会市场动态进行了探讨。
众多国内足球经纪人纷纷表示,受当前经济环境和俱乐部运营策略的影响,国内足球市场并不会在短期内回暖。在俱乐部紧抓运营、缩减预算的背景下,像奥斯卡这样级别的高价外援将不再出现。今年的转会市场中,身价超过百万欧元的外援将变得十分稀少。
对于中超联赛是否还会引进像奥斯卡这样的顶级外援,职业代理人们的回答出奇一致:“这种情况不可能再发生了。”甚至有经纪人直言:“不仅仅是奥斯卡,就连巴尔加斯这种级别的外援也不太可能再出现了。”
从各俱乐部的需求来看,100万欧元左右身价的外援将成为争冠和保级区俱乐部选择的一个分水岭。由于中下游俱乐部的体量有限,他们在选择外援时更注重性价比,倾向于选择那些有亚洲联赛经验或是曾在中国联赛中证明过自己的外援。
此外,部分经纪人也提到,球员的能力与身价并不总是对等。有些身价高昂的球员并不一定能适应中国联赛的节奏。比如年初申花引进的安德烈·路易斯,当时身价仅90万欧元,但这个赛季的表现非常出色,身价已经涨到150万欧元。反之,有些身价高昂的球员如深圳的安德拉德,虽然转会期里身价最高,但最后却无法适应中国联赛。
值得一提的是,2025赛季转会窗还有一个显著的现象,那就是俱乐部换外援的名额减少了。大部分俱乐部都不太愿意频繁更换外援,这使市场整体感觉收紧。当前球员的年薪仅为金元足球时期的20%~30%左右,足协为国内球员设定的薪资红线是税前500万人民币。这导致在中下游俱乐部中,能够拿到顶薪的国内球员非常少,大部分国内球员更看重俱乐部是否能够稳定发薪,而非单纯的薪资高低。
在采访中,一名经纪人透露:“如今,球员在寻找新东家时更加谨慎,过去三年每年都有俱乐部解散,但现在许多球员都不愿再加入存在欠薪风险的俱乐部。”这表明了球员对俱乐部稳定性的高度重视。
从各俱乐部的需求来看,今冬转会期国内球员的热门位置将主要集中在中后场。经纪人表示,由于前场位置大多被外援占据,所以可流动的、能力强的中后卫、后腰、边后卫等位置将非常抢手。
同时,通过与经纪人的交流,也发现了一些好的国内球员在各俱乐部间难以流通的情况。如津门虎的巴顿和成都蓉城的唐淼等优秀球员都得到了各自俱乐部的续约优先权。
对于这种引援现状,部分经纪人认为俱乐部应转变引援策略。他们表示:“尽管许多人认为中国球员的能力差异不大,但在引援时还是应该果断一点。与其把时间浪费在选择上,不如多留点时间磨合球队、打磨技战术体系。”因为足球是个集体项目,有时候与其寄希望于个别球员的突出表现,不如更加重视团队的整体表现。
基于对各俱乐部预算、人员引进状态的深入了解,不少经纪人也预测明年的联赛形势将发生巨大变化。他们认为可能会有更多的俱乐部集中在争冠和保级两个区域,尤其是在保级区,“从明年开始,各队都将全力以赴,保级区的形势将变得异常激烈。”这种形势或许将为中国足球带来新的挑战和机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