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寒冰报道,英国城市足球集团中国区CEO、深圳新鹏城董事长汤锡钢,在本次研讨会上着重强调了社区足球的重要性,并倡导大力发展社区足球。他指出,应从最基层建立完善的足球培训、竞赛和文化体系。这一观点的背后,是对于足球产业可持续发展的深刻理解。
社区足球不仅是欧洲、南美以及日本等足球发达国家的产业根基,更是这些国家足球人口庞大的基石。这些国家的足球从业人员及其亲朋好友,以及基数更大的球迷群体,大多数都是在社区足球环境中成长起来的。这种环境赋予了他们强烈的归属感和自豪感,也让他们愿意投入更多的精力到足球中去。从精神内核上来说,这种代际传承的足球人口,为足球发展建立了足够庞大的塔基。
欧洲、南美和日本的社区足球形成的历史、地理、经济、文化、政治条件虽然各有不同,但他们的精神内核却高度相似。这些国家以社区为最小的人群聚居单位,通过定期共同参与的足球活动,形成了高度认同的情感共鸣。这种情感共鸣不仅赋予了足球之上的相同阶层和本地化归属感,而且逐级上升到市区、城市、更高阶行政区和国家层面,构筑了稳定的足球产业生态。
在欧洲和南美,社区足球伴随燃气和电气工业化与城市化的高速发展而兴起。城市人口的密集使得社区足球成为了释放工人与平民阶层工作与生存压力的优质群体运动。这些社区足球往往以工厂、学校、教会或酒馆为核心,由有着高度趋同的工作和生活规律的阶层成员组成,从而形成了代表不同社区、阶层的群体归属感。
而在日本,他们通过职业俱乐部的扎根和深耕当地社区,借鉴德国社区足球的运作模式,短期内完成了足球的社区化。这种模式以家庭为最小单位,中年家长为核心主体,为青少年球员提供情绪价值和足球文化教育。更年长的球迷长辈则代表着社区足球文化的源流与归属感。通过这种方式的熏陶,青少年球员在日常训练和比赛中完成了足球和文化上的双重成长。
现代社会的社区生态已经与过去大不相同,因此欧美发达国家和日本都在由政府和足协投资,全面翻新和增加社区足球的设施,向社区居民提供更多的足球培训和服务。这种做法不仅让社区足球保持了足够的活力,而且为足球的可持续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对于中国来说,虽然我们正在努力推进社区足球的发展,但是仍然存在一些挑战。高速的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大量的人口流动以及城市社区缺乏足够的软硬件进行基层的足球活动等问题,都是我们需要面对的现实。不过,通过借鉴日本等国的成功经验,结合中国的实际情况,我们有望建立起自己的社区足球体系,为中国的足球产业打下可持续发展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