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12月13日,《足球》报的资深记者陈永发表了一篇报道,详细阐述了新赛季中超政策可能出现的微调情况。
据报道,在12月11日召开的中超俱乐部议事会上,职业联赛管理部门针对外援政策进行了深入的讨论。会议主要围绕外援的单场报名及出场政策展开,管理部门为此提供了两个方案供各俱乐部商讨。
第一个方案是“报5上5”,这与当前实行的出场政策基本保持一致。第二个方案则是“报名6人出场5人”,实质上是一种5+1的政策,即允许更多的外援参与比赛。此外,全年累计注册和同时注册的外援名额也可能会有所调整。各中超俱乐部的代表们就这些方案进行了热烈的讨论,最终,管理部门将根据代表们的意见,确定并出台新的外援政策。
除了外援政策,会议还对中超报名名额的调整进行了探讨。2024赛季的报名名单将采取“25+5+5”政策,即25名无限制的本土球员、5名外援以及5名由本土培养的U21球员。然而,由于“本土培养”这一限制性条款的存在,部分俱乐部仅选择了报名30人的名单。
对于“本土培养”的概念,报道指出其界定曾为俱乐部或所在足协培养的球员。而35人大名单政策是在2020赛季为应对赛会制而出台的。如今随着主客场赛制的全面恢复,名单的进一步收紧也被视为正常调整。
另一个引人关注的政策动向是,中超的一线队大名单可能会分为A名单和B名单。A名单包括无限制的本土球员和外援,而B名单则是专为本土培养的年轻球员设立,其中B名单的球员还可以与中超俱乐部的B队共用。据悉,2025赛季,山东泰山、上海海港、成都蓉城和武汉三镇四支球队的B队将征战中乙联赛。
对于这一系列的政策调整,如果最终得以确定,对于年轻球员来说无疑是个好消息。因为他们将有更多的机会在职业联赛中展现自己的才华。同时,按照足协的日程安排,新赛季职业联赛俱乐部准入名单有望在明年1月上旬发布。而在中超议事会上,与会代表初步同意,新赛季中超联赛第一轮的开赛时间定在2月下旬的第一个周末,即2月22日。这一系列的调整和改变都让人期待新赛季的中超联赛能够更加精彩和激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