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足协最近公布了第一批清欠名单,该名单经过多日公示。据国内媒体的最新消息,这份名单中,有高达10支球队遭到了举报。这不禁让人们怀疑足协的这份名单存在不实之处,准入审核的材料有可能被造假。在有举报的前提下,最终的定论仍需足协进行二次审核来确认。
在三级联赛的准入名单中,中超联赛的13支球队顺利通过了初审。然而,即便如此,这些队伍是否能够在新的赛季中出现在中超联赛的赛场上,仍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如今传出有球队被举报的消息,使得人们对于足协接下来的重审结果充满了疑虑,甚至担忧可能会有更坏的结果。
与此同时,那三支未能列入名单的球队中,沧州雄狮的处境尤为艰难。他们的情况甚至可能成为本赛季首支解散的中超球队。然而从足协的角度来看,既然这些球队已经在第一批公示名单之中,即使面临举报,足协仍给予了他们充足的时间去协商解决相关问题。
在本赛季准入开始之前,足协就曾多次强调将严格准入标准,将那些存在历史问题的球队拒之门外。但从目前的情况来看,足协的理想化想法似乎与现实存在偏差。仍有不少中超的球队存在欠薪的情况。
进一步考虑,如果新赛季中超只有十支球队达到准入标准,足协是否会考虑从中甲联赛递补十支球队,这还需要观察宋凯等人的态度。有球迷建议,即使只有十支球队通过准入,也应按照这个规模来办赛,严格坚持准入标准才是关键。
从过去的足协准入审核经验来看,越到最后的审核阶段,标准似乎越容易放松。一些存在历史欠薪的球队往往能在最后时刻与球员达成协议,获得球员的签名,从而顺利完成新赛季的准入。从当前的情况来看,今年的准入审核很可能还是会以这样的方式收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