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CBA联赛的落幕,中国男篮即将踏上新的征程,各项赛事安排也逐步浮出水面。其中,归化外援的议题再次成为了焦点,被球迷和媒体广泛而热烈地讨论着。
近期,有消息传出中国男篮正在与广厦队外援布朗就归化问题进行深入洽谈。据篮球评论员霍楠透露,自从CBA季后赛开始,中国男篮便迅速启动了与布朗的归化协商。然而,谈判的进展并不顺利,遭遇了诸多阻碍和挑战。
面对这一情况,部分球迷提出了一个创新的想法:广厦队是否可以考虑调整其夺冠奖金的分配,将一部分资金投入到归化小外援布朗的项目中。这一观点的提出,在球迷群体中引发了激烈的争论。支持者认为,这是一种为了提升中国男篮整体实力的合理资源调配;然而,反对者则认为俱乐部的奖金分配制度是既定的,不应随意更改,且归化球员的费用不应由俱乐部单方面承担。
在这个讨论中,篮球媒体人付政浩提出了不同的看法。他指出,中国篮协拥有雄厚的资金储备,账户中存有高达3.3亿元的资金,并且每年还能从CBA联赛的营收中稳定获取超过1亿元的分成。因此,他坚信中国篮协完全有能力承担归化外援所需的费用。他特别强调了广厦队的性质——作为一家民营俱乐部,在运营过程中已经面临诸多压力和挑战。若要求其承担归化布朗的费用,无疑会加重其经济负担,这是不合理且不公平的。因此,付政浩主张归化布朗的资金应由中国篮协承担。
回顾中国男篮的归化历程,李凯尔的签约曾引发广泛关注。虽然他的归化费用并非由中国篮协直接支付,但依然需要庞大的资金支持。如今,若想继续引进归化球员,不仅需要面对高昂的费用,还需要考虑长期合作的可能性。
事实上,中国男篮对于归化外援的需求是迫切的。男篮主帅郭士强曾明确表示,归化球员对于提升球队实力至关重要。篮协也曾考虑借鉴其他联赛的成功经验,采用“两个外援加一个归化球员”的模式。在选择归化球员时,篮球界人士普遍认为应更加注重球员的即时战斗力,而非过分纠结于血缘关系。
在众多候选球员中,布朗因其出色的表现成为了中国男篮的首要目标。在常规赛和季后赛中,他场均能够贡献高得分和助攻,完全符合郭士强此前所提出的归化标准——能够在关键时刻站出来为球队打破得分荒。然而,面对中国篮协给出的年薪报价,布朗表现出犹豫的态度,甚至有拒绝的意向。
此外,大多数CBA俱乐部对于归化外援一事持抵触或观望的态度。这主要是因为归化外援需要支付高昂的薪资、办理繁琐的手续以及后续的管理成本等,让本就运营困难的俱乐部雪上加霜。同时,归化政策中的放弃原国籍条款也让许多外援望而却步。
尽管面临着重重困难和挑战,但中国男篮的归化之路仍在继续前行。在这个过程中,资金的来源、球员的选择、俱乐部的态度以及政策的完善等问题都需要各方共同努力进行深入的探讨和妥善的解决。只有这样,中国男篮才能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不断提升实力,为国家争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