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要论证斯蒂芬-库里仍是当今NBA最有价值的球员,我们可以从勇士与森林狼的G2比赛中找到有力的例证。虽然勇士在这场比赛中以93比117惨败,但库里的缺席却让整个球队显得茫然无措,甚至在某些时刻的比赛表现堪称糟糕。
随着系列赛的比分来到1比1平,G3将移师至旧金山展开新一轮的较量。然而,库里仍然无法回归,他很可能至少要缺席到第五场比赛。这无疑给勇士队带来了巨大的压力,他们必须在接下来的三场比赛中至少赢得一场,才能坚持到库里复出。
尽管巴特勒被众人寄予厚望,期望他在库里缺阵时能够挺身而出,扛起得分的重任。然而,在第二场比赛中,我们所看到的巴特勒依然热衷于“串联全队”。在最为需要他承担得分责任的时候,巴特勒在前三节比赛中仅出手9次,甚至表现出了一种吝啬的意愿去尝试得分。
这9次出手中的大多数似乎都是被迫为之,要么是进攻时间即将结束的仓促出手,要么是森林狼在三分线外留下的空当。巴特勒的这种打法,虽然在一定程度上能够串联队友,创造得分机会,但与他自己主动进攻的责任感却有着本质的区别。他总是在危险边缘游走,时而能够创造出机会,时而却又错失良机。
尽管巴特勒在G1系列赛中交出了20分、11篮板、8助攻的全面数据,但他的得分实际上远比数据呈现的更加依赖场上的时机。他是一个机会主义者,常常在进攻时间快结束时造犯规或者依靠空切获得攻筐的机会。一旦这些轻松的机会消失,巴特勒便显得犹豫不决,常常选择将球传给队友而非自己出手。
事实上,G1中真正敢于承担关键投篮出手的其实是希尔德。他像对阵火箭的抢七大战一样,在这两场比赛中都展现出了大心脏的表现。这不禁让人思考,巴特勒是否应该更多地承担起得分的责任?
不可否认的是,从整体上看,巴特勒的加入确实给勇士队带来了积极的改变。然而,这种宏观层面的贡献却很大程度上掩盖了他令人费解的进攻欲望缺失问题。他的比赛风格一直带着谨慎克制的特质,常常在犹豫的边缘游走。尽管他有时能在关键时刻突破舒适区,开启进攻模式,但在库里缺席的这段时间里,他的表现确实令人困惑。
巴特勒在赛后的采访中表示,他更在乎让队友打得舒服,把球传给他们。但这并不解答他在球队急需得分时仍不愿出手的问题。他明明有能力在库里缺阵、进攻端遇到困难的情况下轻松得分,却选择保留实力?这似乎并不合逻辑。
或许这只是他表达不当的言论,或许存在其他隐情。比如他是否还在为季后赛前的伤病所困扰?又或者他正在蓄力,等待没有库里吸引防守时的大爆发?甚至有人猜测他可能已经丧失了独当一面的能力。
巴特勒一直强调自己的“罗宾”副手定位,也许他在传递某种信号。这位35岁的老将在季后赛中带着伤痕累累的身体,“季后赛吉米”的绰号在实力衰退后反而成了一个沉重的包袱。然而,平心而论,巴特勒仍然是一位出色的球员。在勇士与库里搭档的完美体系中,他甚至能重现巨星风采。他们仍然是联盟现役最强的二人组之一。
但若想在本赛季再次见到这对组合并肩作战,巴特勒必须突破自我设限,找回巅峰时期的英雄本色。无论如何,从长远来看,库里的回归无疑将为勇士队带来更多的期待和可能性。而我们期待在接下来的比赛中能看到两位球星的精彩对决和出色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