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晚的广厦队在总决赛末节遭遇了巨大的挫败,作为当家后场大核的孙铭徽无疑受到了众多球迷的质疑。在G1大战中,孙铭徽的发挥可以说是彻底败给了北汽队的陈盈骏。全场比赛下来,孙铭徽的投篮15次出手仅命中2球,三分球更是9次出手没有得分,只得到可怜的5分、6个篮板和5次助攻。而陈盈骏则表现强势,全场19次出手命中8次,三分球更是13中6,砍下了全队第二高的23分,末节独得8分帮助北汽打出一波9分半钟的17-3小高潮,轻松带走比赛。
从两队的整体配置来看,广厦和北汽其实不相上下,无论是外线还是内线都有足够的实力对阵。孙铭徽与布朗的即战力理论上不输于北汽的杰曼和陈盈骏组合。但在这场比赛中,杰曼和陈盈骏的表现显然更为出色,特别是陈盈骏和杰曼末节的超神表现,使得比赛的走向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具体到孙铭徽的表现,他的问题不仅仅在于末节的失准。从比赛的转折点来看,孙铭徽在第二节初段就遭遇了争议判罚。在卡位时的一个小动作可能被裁判误判为犯规,这让他在情绪上受到了影响。之后在北汽起势阶段,孙铭徽连续的两记三分不中和一次强突不进,让广厦陷入被动。北汽的高强度防守让孙铭徽极不适应,他开始急于寻找机会,但在试图造犯规时却未能如愿。
更为关键的是,孙铭徽在面对高水平的国际比赛时,似乎存在一些天然的短板。他的打法过于依赖个人能力,遇到困难时容易急躁,不太擅长组织团队进攻。当他的手感不佳时,防守端的积极性也会受到影响。这在他与赵继伟、胡明轩、赵睿等国家队员的对比中尤为明显。尽管在CBA常规赛中,孙铭徽的数据看起来很漂亮,但在国际大赛中,他需要适应不同的环境和规则。
孙铭徽在接受采访时提到自己对于国家队的选择感到困惑。或许通过昨晚的比赛可以看出,他在控球核心的打法上虽然能够在CBA行得通,但在国际大赛中却面临着更多的挑战。作为主控球员的他硬解能力并不如其他队友,且在射手的投射上也有所欠缺。再加上人脉和履历等方面的因素,使得他在国家队的竞争中处于不利地位。
综上所述,广厦队在昨晚的总决赛中遭遇的崩盘并非偶然,孙铭徽的表现是其中的关键因素之一。他需要认真反思自己的打法和技术,学会在面对困难时保持冷静和耐心。只有这样,他才能在国际大赛中更好地发挥自己的实力和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