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CBA季后赛半决赛G2的激烈对决中,北京首钢队远赴山西汾酒的场地进行客场挑战。比赛进行到第三节的5分12秒,年轻的北京队核心曾凡博突然展现出超强的个人实力,持球快速突破防守。然而面对山西队的中锋刘传兴的补防,他瞬间在空中与对手进行对抗。在失去平衡之后,曾凡博的腰部重重的撞击到了地板上,造成了他无法立刻起身。
现场的气氛瞬间凝固,紧张和焦虑的情绪弥漫在每一位观众的心头。根据现场媒体的直播报道,曾凡博经由医疗团队的初步诊断,腰椎左侧横突出现骨折,这一伤病需要至少静养2至3个月。同时,来自北京积水潭医院的进一步确认显示,曾凡博的恢复期大约在1-3个月之间,这无疑意味着他本赛季的比赛将提前报销。
尽管曾凡博在这场比赛中只出战了短短的14分30秒,但他却以9投5中的高效表现贡献了12分和3个篮板球,其正负值高达+13。这足以证明他在攻防两端的出色表现和在球队中的核心地位。
然而,争议的焦点却集中在刘传兴的防守动作上。慢镜头回放显示,在曾凡博起跳后,刘传兴的右手似乎有推腰的动作,这被认为导致了曾凡博的空中失衡。对此,山西篮协主席王建武在赛后表示刘传兴并非故意伤人,他解释说是因为对手丘天拉了他的小臂,导致他在空中发生了扭转和侧身。然而这一解释并未得到北京球迷的认同,他们认为这并非刘传兴第一次做出这种危险动作,社交媒体上要求严惩的呼声持续高涨。
曾凡博作为球队的核心球员,他的场均出场时间不断增长,无论是在常规赛还是季后赛都表现出色。作为CBA中少见的“飞天流”锋线球员,他经常以持球扣篮的方式展现自己的实力。但此次受伤或许正是长期缺乏落地保护动作所导致的应力性损伤在激烈的对抗中爆发。
刘传兴的防守风格一直饱受争议,本赛季他场均获得2次犯规,一些动作为外界所诟病的“非必要身体接触”。而在与北京队的G2比赛中,他对曾凡博的推腰动作仅被裁判判为普通犯规,这无疑助长了危险动作的气焰。
对于中国男篮来说,曾凡博的受伤更是雪上加霜。他是目前为数不多能在国际赛场换防1-5号位、且三分命中率超过40%的锋线球员。他的缺席可能使得中国队在即将到来的8月男篮亚洲杯上失去一员大将。除了曾凡博外,中国男篮的锋线只有张镇麟、崔永熙等可用之才。
此次事件不仅对曾凡博个人产生影响,更是对中国篮球人才储备的深远影响。如今看来,年轻球员可能会对“美式打法”望而却步——因为过于激烈的扣篮可能带来更大的受伤风险。当其他国家的球员在NBA等国际赛场崭露头角时,我们的锋线却因伤病和保守的打法而陷入困境。若再不采取措施建立球员保护机制、严惩危险动作、限制核心球员过度使用的话,下一个倒下的或许就是中国篮球最后的希望。山西篮协主席应该明白这一点,而不是轻飘飘的一句“不是故意”就试图让事情过去。中国篮球需要更多的关注和保护我们的球员,让他们在健康的竞技环境中展现自己的才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