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BR》美媒抛出“火箭休赛期应梭哈杜兰特+特雷杨/莫兰特”的交易构想时,整个NBA圈子瞬间沸腾。这一构想仿佛是在向联盟其他29支队伍宣告,下赛季火箭将挑战总冠军的宝座。
按照这个大胆的构想,火箭队将组成特雷杨、阿门·汤普森、狄龙·布鲁克斯、杜兰特和申京的“梦幻五虎”。再加上伊森等实力悍将,纸面实力足以与曾经的宇宙勇相媲美。然而,冷静下来细究这一交易方案的背后,却隐藏着诸多天方夜谭与致命陷阱。
首先看第一笔交易,范弗利特、小贾巴里·史密斯、惠特莫尔以及三个首轮选秀权被用来交换杜兰特。这一交易若被太阳队接受,则相当于承认“杜兰特+布克+比尔”的三巨头组合失败,进入重建模式。然而,火箭队的筹码真的诱人吗?范弗利特的合同即将到期,小史密斯本赛季的表现平平无奇,与前两季相比有所退步。惠特莫尔虽是潜力股,但球风过于独断,三个首轮签虽有一定价值,但对于火箭而言,这四年的辛苦重建真的值得为了35岁的杜兰特而放弃这些资产吗?
更何况,离开勇士后的杜兰特在球场上并未取得显著成就,甚至被一些人戏称为“拆队专家”。火箭队用未来赌一个处于巅峰末期的杜兰特,真的能赌赢吗?
其次,第二笔交易也颇具争议。谢泼德、杰伦·格林、泰特和两个首轮选秀权被提议用来交换特雷杨或莫兰特。如果老鹰队放走特雷杨,灰熊队放走莫兰特,这无疑宣告了两支球队进入重建期。火箭队的报价看似“抢劫”,但考虑新秀谢泼德尚未证明自己,杰伦·格林尽管场均得分可观却效率低下,泰特更是处于边缘轮换位置。两个首轮签的价值也难以与两位球员相匹配。尤其是灰熊队送走莫兰特,无异于自毁长城。尽管莫兰特场外麻烦不断,但其25岁的年龄和场均27+7的数据仍是建队基石。
即便这些交易最终奇迹般地达成,这套“银河战舰”也难逃结构性矛盾。特雷杨或莫兰特都需要大量球权,而杜兰特的中距离单打同样依赖持球开发。阿门·汤普森作为分卫缺乏稳定投射能力,狄龙·布鲁克斯的进攻贡献仅限于底角抽烟。更衣室内的权力分配也将是一场灾难,特雷杨与杜兰特谁将成为老大?莫兰特的刺头属性是否会破坏球队文化?此外,火箭队两年打造的防守体系可能会因此变得千疮百孔。
《BR》声称这套首发阵容比雷霆还猛,但雷霆的成功建立在稳固的防守和高效的进攻基础上。反观火箭构想中的阵容,过分依赖杜兰特的三分投射,而特雷杨和莫兰特并非严格意义上的三分射手。这将导致火箭队的进攻空间拥堵不堪,防守端更是漏洞百出。一旦对手收缩防线,申京的低位单打和特雷杨的突破都将变得举步维艰。
如果火箭队盲目追求这种巨星交易而失败,他们将彻底失去之后补强的筹码。要想复制勇士王朝的成功,火箭队需要的是三个顶级3D球员和一套成熟的传切体系,而不是把五个需要持球的人硬塞在一起。历史已经给出了教训:篮网三巨头因伤病和球权分配解体,太阳三巨头被附加赛拒之门外。这些都告诉我们一个真理:篮球不是巨星连连看游戏。
退一步讲,火箭队管理层会如此疯狂吗?总经理斯通一直以“稳健”著称,他拒绝高价追逐哈登,而是选择培养格林、申京等新秀,并签下范弗利特、狄龙等老将作为托底。虽然这种策略进展缓慢,但却让火箭队从摆烂队伍蜕变为西部第二。如果火箭队突然推翻长期规划,押宝在34岁的杜兰特和防守漏洞特雷杨身上,无异于亲手炸毁自己亲手搭建的大厦。老板费尔蒂塔虽然财大气粗,但也难以承受奢侈税爆炸和战绩滑坡的双重风险。
《BR》的构想看似美好,但实际上却是脱离现实的“NBA2K式意淫”。真正的冠军之路需要耐心培育化学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