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据《中国新闻周刊》报道,关于部分CBA球队与小外援进行归化沟通的话题引起了广泛关注。据悉,已有部分CBA球队开始与队内的小外援及其经纪人进行了实质性的交流和沟通。然而,由于归化政策尚未正式公布,各队对外所展现的态度显得相当谨慎和不明朗。
据了解,CBA某俱乐部的管理层在接受采访时表示,他们正在密切关注本赛季的最终战绩、名次和结果。在篮协的归化政策正式出台之前,他们将审慎地考虑是否向上级部门进行沟通,共同商讨下赛季是否引入归化球员。他们表示,篮协的政策导向对于他们的决策至关重要,哪怕是仅仅一份倡议性、鼓励性的文件,也将为他们提供重要的沟通汇报依据。
同时,一位CBA外援经纪人向《中国新闻周刊》透露,在考虑归化球员时,俱乐部的谨慎态度源于多个因素的综合考量。外援的年龄、能力、意愿以及进步空间等都是俱乐部管理层重点考虑的方面。此外,根据现行的制度规定,各队引进归化球员还需遵循各俱乐部所在省市出台的外籍人才引进相关办法。然而,不同省市的办法和条件并不完全一致,这也为归化球员的引进工作带来了不小的挑战。
这位经纪人还表示,俱乐部和他们的谨慎态度是非常必要的。如果过于积极地运作归化球员的引进,可能会被视为变相抬价,这对球队的形象和未来引进更多优秀球员都会产生不利影响。因此,他们必须谨慎行事,确保每一步决策都是基于最全面和最准确的考虑。
总的来说,虽然部分CBA球队已经开始与小外援进行归化沟通,但由于政策未定、各省市条件不一以及俱乐部自身的谨慎态度,归化球员的引进工作仍然面临诸多挑战和不确定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