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绪彬、刘道勋
在2024-2025赛季CBA联赛常规赛圆满收官之际,山东两支参赛队伍的表现无疑成为了外界关注的焦点。本文基于齐鲁蛙眼数智决策平台的大数据支持,对两队在常规赛后半段的全网声量数据进行了深入竞对分析,旨在梳理舆论的关注点与公众的期待,为两队未来的工作规划以及山东篮球行业的高质量发展提供参考依据。
一、信息总量及相关解读
据齐鲁蛙眼数智决策平台数据显示,分析时间段内,“青岛国信男篮”方案信息量达到41011条,而“山东高速男篮”方案信息量则高达96419条。两队的声量在1月23日和3月31日分别达到了峰值,显示出两队在赛季中的高关注度。从情感分布占比来看,两队方案信息属性以中性信息为主,但负面信息主要集中在球队失利后的球迷吐槽等方面。
二、竞对分析
从信息占比看,两队的主要传播平台集中在APP类信息上,其中“山东高速男篮”方案的APP类信息占比更是高达28.99%。这表明了新媒体在体育赛事传播中的重要性。关键词云图则反映出,“山东高速男篮”和“青岛国信男篮”的关键词分别以球队名称和CBA等为主,凸显了两队的品牌效应和影响力。
二、舆论聚焦与期待
本赛季,山东高速男篮以第六名的战绩完成了“重返八强”的目标,青岛国信男篮也以第八名的成绩展现了球队的韧性。舆论关注到青岛国信的青年力量表现亮眼,同时也对山东高速的青训体系提出了期待,呼吁其加大青年梯队的投入,培养更多像杨瀚森这样的优秀球员。
对于山东高速男篮来说,球迷对本土优秀球员的期待尤为强烈。然而,相比整个CBA联赛中山东籍运动员的比例和表现,山东高速男篮的“山东味”似乎不足,缺乏挑大梁的球员。因此,舆论期待山东高速男篮能在职业化与本土化之间找到平衡,并塑造新一代本土核心。
此外,山东作为篮球大省,舆论还对两队主场氛围的升级提出了期待。期望通过改善球场设施、提升观赛体验等方式,塑造与球队实力相匹配的“软实力”。
三、发展建议
针对以上问题,我们提出以下发展建议:首先,两队可通过文化营销的方式,扩大球迷基础,打造球星IP,增强地域荣誉感。其次,青训改革方面,可借鉴青岛培养杨瀚森等球员的模式,与省内重点中学共建篮球人才基地,实现体教融合。最后,主场氛围升级方面,两队可对标国际化场馆建设先进案例,提升商业价值与观赛体验。
四、结语
总体来看,山东两支球队在CBA联赛中的表现均符合舆论的期待。未来,山东篮球的破局需要在球队建设、市场机制、文化认同三个层面协同发力。只有通过不断的努力和创新,方能重现“篮球强省”的荣光。
以上分析仅为基础性的探讨,未来还需深入研究和探索山东篮球的发展路径和方向。我们期待在不久的将来,能够看到山东篮球在新老交替中焕发出更加璀璨的光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