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24年2月25日那个值得铭记的日子,中国男篮在东京有明体育馆的客战中,以微弱的3分差距惜败于日本队,这是自88年以来的首次在FIBA亚洲及以上的赛事中败北。这场比赛仿佛将中国男篮钉在了耻辱柱上,也彻底改变了我们在亚洲篮坛的地位,从昔日摇摇欲坠的王者变成了下位的挑战者。
面对这一严峻的形势,中国男篮在接下来的一年里被迫进行了一系列的改变。无论是篮协管理架构的调整,还是男篮的换帅,以及阵容的洗牌,这些变革都是环境和形势所逼迫的。然而,正是这些变革让中国男篮在短短的一年之后得以复仇,并以42分的大胜重回巅峰。
尽管我们在战术层面并未有太大的改变,但有一点与以往截然不同,那就是选人用人的思路。过去,我们或许忽视了一些重要的身体条件,导致在与国际队伍的对抗中处于下风。但这次,我们迎来了赵睿和周琦的回归,更增添了高大锋线曾凡博的加入。他们在体型上的绝对优势使得我们在对位中占据了上风。
与日本队的二次交锋,虽然看似依靠“体型”取胜,但这并不只是指身材的高大。这更多的是对于身体天赋的全面优势的体现。除了更高的身材,我们还拥有更快的反应、更强的对抗、更深的体能储备以及更准确的投射。这些都是现代篮球的关键所在,也是我们能够大胜的原因。
在进攻端,赵睿的点对点冲击爆破、曾凡博的冲框能力和无视防守的跳投都让我们如虎添翼。同时,周琦在篮下完全压制了日本归化内线亚历克斯-柯克,而胡金秋的替补出场也统治了禁区。这些因素共同导致了日本队的防线崩溃,使我们取得了大胜。
在比赛的一个暂停回合中,我们可以明显地感受到中国男篮在体型上的优势。日本队主教练哈瓦斯不断强调“换防!换防!换防!”,试图通过轮转速度来弥补身体天赋的差距,但最终却无法改变失败的命运。这也再次证明,当我们具备了更高、更快、更强的身体素质时,我们才能更好地摆脱过去的路径依赖,进入下一个发展阶段。
这场胜利中,曾凡博的正负值达到全场最高的+33,赵睿的正负值为+21,他们在锋线和后卫线的出色表现成为了这场胜利的关键词。但胜利的背后也并非一帆风顺。面对开局10比2的领先被追到只剩2分的险境,以及日本队33号后卫佐佐木隆城的连续硬解单打等挑战,我们依然能够稳住阵脚并取得胜利。但这也提醒我们,面对更强大的对手时,我们是否还能保持这样的表现?
尽管我们在这场比赛中取得了大胜并收获了宝贵的经验,但我们仍需清醒地认识到我们的阵容构建尚未完成。我们是否能找到更多的赵睿和曾凡博这样的球员?这是一个未知数。但至少在这场胜利之后,我们有了明确的方向和目标。我们要继续坚持做正确的事情,并相信只要走在正确的道路上,终究会得到奖赏的。因此,面对未来的挑战和机遇,我们要更加坚定地前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