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中国男篮在教练的选任上经历了多次波折。在和乔尔杰维奇分道扬镳后,人们本以为会迎来一位全新的面孔,然而最终却再次选择了郭士强作为新任主帅。郭士强,这位老派的教练,虽然曾是中国男篮的代理主帅,但最终还是被篮协任命为正式主帅。
然而,这位教练上任后并未给中国男篮带来新的活力。相反,他倾向于任用自己熟悉的人,甚至将一些在能力和年龄上并不适合国家队的旧部安插到国家队中。这种选人策略让人费解,尤其与他在接受采访时所强调的长远目标——着眼于27年世界杯和28年奥运会——相去甚远。
在早前公布的15人留队大名单中,李弘权、李炎哲、付豪、王岚嵚、段昂君等有潜力的年轻球员未能入选。这五人中除了付豪外,其他四人均是可造之材。然而在亚预赛中,即使面对实力并不算强大的对手,尤其是日本男篮多名核心球员缺席的情况下,郭士强仍不敢大胆启用新人。他的选人名单中的杜润旺、高诗岩、程帅澎等人,在开明的教练看来或许会被那些落选的年轻球员所取代。
从目前的情况来看,郭士强的选人思路似乎并未改变。尽管他曾前往美国观看旅美球员如赵维伦、王俊杰等人的比赛,但这些行动可能只是表面工作。若中国男篮真要有个光明的未来,需要年轻球员成为主导力量。对于现在的中国男篮而言,如果今年夏天的亚洲杯无法取得理想成绩,郭士强的下课或许是中国男篮真正的希望。
此外,即使篮协为郭士强配备了外教团队,但郭士强仍是话语权最重的那个。若想让中国男篮紧跟世界潮流,避免陷入更深的困境,确实需要寻找一位像广州主帅米切尔那样的洋帅——一个愿意给年轻人机会、能将看似平凡的璞玉打磨成宝的伯乐。然而,解雇郭士强并非易事,这将会引发外界的广泛关注和讨论。因此,接下来的亚洲杯将成为换帅的契机。如果中国男篮未能取得好成绩,将是换帅的最好时机;而如果郭士强能够带领球队夺冠,那么他作为顽固派教练,对中国男篮未来的发展也难以起到太大的积极作用。此时也需要进行深刻的反思和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