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明的离去,是否意味着中国篮球的未来会变得更加光明呢?我的观点是未必,并且可能会越来越让人感到忧虑。其中的一个原因便是现在球员的待遇过好了。
现今,随着短视频的飞速发展和野球圈影响力的扩大,球员们的出路确实变得多元化了。过去,即便是美国街球,也大多是通过表演来赚取收入,而国内的街球,更多地是基于球员的热爱与兴趣。那个时候,几乎没有太多的经济回报渠道。而今的球员,则有着更多获取收入的途径,一场百分大战直播、一个植入广告的视频就能带来不菲的收入。
这样的待遇变化,无疑对一部分球员的心态产生了影响。尤其是那些资质普通、缺乏动力去拼搏和提高水平的球员,他们更倾向于选择短视频和自媒体等相对稳定且快速收益的方式。相较于接受职业篮球的训练压力和竞争,他们更愿意选择安逸的道路。
此外,职业赛场的压力、教练的严格管理以及高强度的训练都可能使一些年轻人选择退缩。这样一来,真正有潜力、愿意全力投入职业生涯的球员数量自然会减少,从而影响到整体水平的提升。
更为复杂的是,即使是一些尚未在篮球领域取得显著成绩的年轻球员,他们的收入也相对丰厚。这导致他们的职业生涯目标变得模糊,缺乏对胜利的渴望和对失败的羞耻感。篮球终究是一个依赖身体天赋的运动,而我们在这一方面并不具备明显优势。再加上没有像美国NCAA那样浓厚的校园篮球氛围和水平,我们需要在多个方面做出努力和改变。
综合多种因素来看,要提升中国篮球的整体水平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我们需要更多像崔永熙这样的优秀球员涌现,才能真正在世界大赛上有所作为。这并不是单纯更换篮球主席就能解决的问题,而是一个需要时间、努力和多方面配合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