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姚明辞去中国篮球协会主席职务的消息终于在传了一天后得到了确认。新华社在10月31日发布的最新消息中,姚明辞去了中国篮球协会主席的职务,而副主席郭振明将接任这一职务。
这一天的到来,其实并不让人感到意外。在最近的传言中,关于姚明是否会辞去主席职务的话题已经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尤其是在中国男篮未能进入巴黎奥运会后,人们对于姚明的领导能力与决策的质疑声越来越大。
如何评价姚明这七年的工作?这似乎仍需时日才能做出全面且公正的评价。但他的几项重大举措与成就确实令人难忘。例如,虽然中国男篮两次未能获得奥运会的入场券,但在他任职期间,中国女篮却重新夺得了女篮世界杯的亚军,而李凯尔也成为男篮历史上首位归化球员。这些成就不能被简单地视为成绩不佳,但与人们的期望相比,确实存在明显的落差。
对于接任者来说,虽然姚明的任期存在一些争议和不足,但他所做出的贡献却不能被忽视。在没有可借鉴的成熟经验的情况下,姚明凭借自己的能力、资源和对篮球的理解,带领大家为协会建立了运行机制,充分展现了他的担当和领导力。在近八年的时间里,中国篮协在篮球普及推广、篮球文化和荣誉体系建设、体教融合等方面都做出了大量的开创性工作。
尽管有些工作可能需要更长的时间才能看到明显的效果,但在一些国际赛事中,如2018年亚运会、东京奥运会三人篮球赛以及2022年女篮世界杯等,中国队也取得了一些令人欣喜的成绩。继任者甚至提到从一开始接触姚明就被他的人格魅力所吸引,如他为了中国篮球的发展而舍弃一些个人品牌赞助等。
然而,现实与理想之间的落差确实存在。姚明在改变中国篮球的同时,也许更多的是被中国篮球所改变。因此,卸任对于他和中国篮球来说,或许都是一个好消息。但这也意味着一个意味深长的结局。
姚明作为中国篮球与国际接轨的桥梁式人物,他的专业能力、眼界、影响力和资源都使他成为了一个无与伦比的领导者。他在上任之初就备受期待。然而,在中国特定的环境下,他的优势可能并未完全“受用”。从这几年的表现和争议来看,人们再次认识到,他可能很难成为真正能够改变中国篮球“命运”的人。
继任者在讲话中提到,姚明在CBA联赛工资帽、保险、青少年赛事标准化等方面做了大量开创性的工作,这些基础性的工作可能短期内无法看到明显的效果。但姚明离开后,社会对这些工作的价值能否得到充分兑现仍是一个未知数。人们担心,姚明影响力淡化后,中国篮球在国际接轨的道路上是否还能继续前行。
或许只有在更长的时间里,我们才能更客观地评价姚明的贡献和价值。可以确定的是,中国篮球的“姚时代”已经结束,但中国男篮将迎来一个怎样的时代,仍充满未知。这是一个新的开始,也是一个充满挑战和机遇的时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