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CBA的球迷对八一男篮的辉煌历史不会陌生。自1995年CBA创办以来,这支钢铁之师在赛场上屡创佳绩,共十二次闯入半决赛,十一次晋级总决赛,八次夺得总冠军,战绩辉煌。
然而,随着CBA联赛的市场化加剧,各队投入不断加大,不仅在青训上下足功夫,还重金引进高水平外援。对于一直坚持不引进外援的八一男篮来说,处境逐渐变得艰难。当自己的青训跟不上,又没有外援助力时,八一男篮在最后的七个赛季中沦为鱼腩球队,最终在2020年黯然解散。
解散后,十七名球员各自寻找新东家。有的球员在新球队坐稳主力,有的则遭遇弃用,还有部分球员选择退役。加入新东家的原八一队球员的成材率却并不高。
以罗凯文为例,他曾是八一男篮的希望之星,拥有两米的身高和小前锋的位置优势。虽然在他的菜鸟赛季展现出了良好的身体天赋,并在2015年CBA全明星赛扣篮大赛上夺冠,但他的投篮技术相对粗糙,场均得分虽有一定表现,但投篮命中率并不理想。加入北京北控男篮后,他因技术粗糙得不到重用,上场时间有限。
与罗凯文境遇相似的马泳和石颜博也曾是八一队的希望之星,但在加入北京北控等球队后,他们未能找到自己的位置,进步有限。其中石颜博在加入北控男篮的一个赛季中仅出场6分钟,没有得分。而宁鸿宇在离开八一男篮后加盟广州男篮和宁波男篮,但出场时间也十分有限。
缪光旸等前八一队员在离开广州队后未能得到CBA其他球队的合同,转战业余篮球联赛。这些球员的境遇令人唏嘘。
尽管如此,也有球员在新环境中打出了身价。如付豪加盟辽宁男篮后表现出色,帮助球队拿下多个总冠军。雷蒙和郭昊文也在北京男篮和上海男篮中展现出自己的实力。其中郭昊文曾一度被认为是中国男篮的未来之星,尽管受伤后复出表现不错,但也经历了低谷。
然而,令人失望的是邹雨宸这个昔日明日之星。他离开八一男篮后加盟北控队并得到顶薪合同,但数据严重下滑。虽然之后数据有所回升,但也远未达到人们期望中的王治郅或易建联的水平。
总体来看,八一男篮解散后的球员在新环境中表现参差不齐。有的球员如日中天,有的则泯然众人矣。这也提醒我们,职业体育的残酷性不容小觑,每个球员都需要不断努力提升自己才能在激烈的竞争中立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