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秀赛季中,陈国豪展现出了不俗的实力,场均登场21.9分钟,贡献了7.4分和4.6个篮板的数据。然而,本赛季的17场比赛中,他的出场时间有所下降,场均仅有11.7分钟,得到6.1分和1.8个篮板。这样的变化引发了网络上许多关于陈国豪的讨论,其中不乏一些对他现状表示担忧的评论。
对于陈国豪的现状,我认为可以从几个方面来分析。首先,CBA的版本发生了变化。过去,外援政策是四节四人次,而现在变成了四节七人次。这意味着各支球队在单外援时段更倾向于选择具有持球和得分能力的小外援。这也就导致了在比赛的前三节中,各队能上两个外援的情况下,最佳搭配往往是一个小外援加一个大外援,再加上三个国内球员。这样的改变对于绝大多数本土球员的上场时间都是一种冲击,陈国豪也不例外。
其次,北控队内同位置的竞争非常激烈。作为内线储备深厚的队伍,北控队拥有诸如萨林杰、沈梓捷等多名实力派球员。再加上原有的邹雨宸、孟子凯、俞长栋等球员,这使得陈国豪在球队中的位置变得较为尴尬。特别是萨林杰作为铁打的主力,每场比赛都有30多分钟的出场时间,而其他内线球员的位置选择也较为有限。因此,陈国豪的出场时间被边缘化也在情理之中。
此外,主教练闵鹿蕾的用人方式也值得探讨。他的轮换方式并不固定,有时候即使你上一场比赛表现很好也可能坐冷板凳。同时,北控队在比赛无论领先与否都不太愿意给年轻人机会,这也使得像林彦廷这样的年轻球员需要做好打不上球的准备。
另外,我们还需要考虑到大学生球员的处境。虽然张宁等大学生球员在CBA中打出了不俗的表现,为这个群体正名,但依然有很多俱乐部对大学生球员存在“偏见”。比如昨天只上场一分钟的王岚嵚,在CBA之外的联赛很难想象这样的情景。而对于大学生球员来说,去一支愿意给机会的球队非常重要。
回到陈国豪本身,他有自己的技术特点和优点,也有不足之处。从技术特点来看,他的外线命中率有所提高,这是他的进步之处。然而,他打三号位时处理球能力不足,面对高大外援时也容易犯错。因此,他更适合在一支跑起来打的球队中发挥自己的优势。就像广州队的李翔波一样,这样的打球方式可能更适合他。
然而,这些只是我们对现状的分析和推测,未来的路还需要陈国豪自己去走。作为球员,他需要拼搏当下,抓住那为数不多的机会。我衷心希望在接下来的比赛中,陈国豪能够眼里有光,脚下有路,展现出他最好的状态。或许换个环境对他来说是个更好的选择,但无论如何,我们都期待他在篮球道路上能够走得更远、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