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主场VS上海的CBA之夜**
昨日的深圳主场与上海队的比赛,让我记忆犹新。首次在现场观看CBA的我,因多种原因选择了这次观赛。
一季的赛季,我首次踏入现场观赛,一方面是因为球队主场搬到了福田,交通的便利性让我决定亲自到场感受。但更重要的原因,是我想亲眼目睹上海队的外援——小肯尼斯·洛夫顿。
这位球员的履历令人瞩目:2019年U19美国冠军队的得分王,NBA发展联盟最佳阵容一阵成员……这些荣誉在他签约上海队时,便被众人提及。我对他来CBA的前景当时也充满期待。
上海队“北伐”征战CBA赛场,洛夫顿作为球队的统帅,在6连胜期间场均贡献了惊人的数据:25.2分、12.7个篮板、7.3次助攻、还有1.7次抢断和2.2次盖帽。投篮命中率高达61.1%,三分球命中率也达到了52.4%。
昨晚与深圳的比赛,洛夫顿更是以22分、18篮板、10助攻的惊人数据,成为CBA历史上第二位在单场比赛中贡献三双的同时,还能完成至少4次抢断和4次封盖的球员。上一位有此成就的,是20年前在吉林效力的罗德·格里格尔。
最近,上海的球迷还给这位外援起了个新绰号——“薯片战神”。从这绰号中不难看出,上海球迷为了留住他,可谓煞费苦心,纷纷投喂薯片以示支持。
竞技体育中,实力才是硬道理。洛夫顿无论怎样享受薯片,都不影响他在CBA赛场的统治地位。他的比赛态度和激情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我想这也是上海球迷如此喜欢他的原因之一。
CBA联赛30年的历史中,出色的外援不少见。但像洛夫顿这样既有态度又有实力的球员确实难得。他不仅在进攻端开山劈石,还展现出了大局观。在面对包夹时,他总能准确地找到底角队友的空位。
他不仅愿意传球,而且传球能力出色。这位身高1米98、体重曾达到136公斤的大胖子,在CBA赛场上如同后卫般灵活。这也解释了为何他在NBA未能立足:打四号位时移动速度不够,打五号位时又显得过于矮小。
然而,在CBA的舞台上,他的这些“缺点”反而成为了优点。他的护框能力和力量成了对手的难题。昨晚35岁的周鹏是对抗他效果最好的一位,不过赛后周鹏也坦诚自己的体能已经达到极限。
值得一提的是周鹏的防守策略——不简单使用蛮力和强顶强防,而是采用更多的小技巧和策略来限制洛夫顿的发挥。这一点正是国内球员值得学习的地方。当我们在国际比赛中屡屡失利时,不得不思考我们是否具备了与这样高水平外援抗衡的能力和策略。
这场比赛让我深感一名好的外援对于球队的重要性。但同时我们也应该反思如何在培养和运用本土球员上下更多功夫,以便在未来的比赛中取得更好的成绩。
现场的每一刻都让我印象深刻,洛夫顿的表现更是让我重新审视了CBA联赛的魅力与潜力。期待未来有更多这样的比赛和球员让我们为之欢呼!